第162章 巧妙赈灾(1 / 2)
忙碌的时间总是过的飞快,一晃之间,杨为先来到曹县已五天。
自两天前,四月二十五接手曹县工作,了解曹县经济、军事、政治情况后,杨为先就陷入了烦恼。
这不亲身经历,是真的很难评价当一位父母官的压力。
要当好一位为百姓着想的官,实在太难太难。
没来曹县之前,杨为先还信心满满,斗志昂扬的准备大干一场。
一展身手拿出穿越者的实力,收服手下,然后带着众人把曹县经济干到大明十强县。
从被吏部分官派任那天,就一直筹备如何发展曹县的方案。
但真来到这里,搞定曹县班子很容易,可面临发展曹县,让百姓富裕就跟一开始想的不一样了。
这不当家不知柴米贵,手底下几百号人要吃饭,还要带领二万多百姓发家致富,不是嘴上说说,手下记记就能搞定的。
得知曹县的赋税情况,这日后真要一分钱掰成两半花,一丁点都不能浪费。
这幸好上任有刘主簿等人送的一份大礼,不然曹县粮仓、财库还不如一个小地主家存的货物多。
昨天二十六号,这一份大礼进了粮仓之后,杨为先今日一早就立马把刘主簿、黄典史等人组织起来。
一同商议该如何把这份钱粮好好用起来,施粥赈灾安抚民心的同时,还能带动曹县发展。
差不多辰时四刻,也就是八点左右,杨为先、刘主簿、黄典史、王巡检,曹县核心四人组坐在县衙大堂后的会议厅准备开始会议。
四人后面坐着户房司吏武大,工房司吏张风负责记录信息,核算钱粮土地等。
以及周围坐在板凳旁听,等待接受任务的仓、库大使、三班衙役等人。
坐在主桌上的杨为先,看到众人都来齐准备好后,放下摸着曹县正堂大印的手,敲了敲桌子,清了清嗓子,沉稳有力地开口:
“诸位,本县今日召集尔等前来,想必尔等也知道原因。
是有一件关乎曹县未来农业经济建设,如何发展的大事要商量,需要尔等多提提意见,集思广益下。”
王巡检闻言,第一个站了出来,起身拱了拱手行礼:
“县尊,何事您请说,下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,定倾囊相助。”
“县尊有何安排,下官认真准备。”刘主簿跟着附和。
“下官谨听县尊吩咐。”黄典史也做出同样的回应。
看到三人做好了准备,杨为先对其微微一笑,点了点头开口:
“如今县城内外有成百上千的百姓,都处在饥寒交迫、食不果腹的生活中,这该如何解决?”
杨为先停顿了下,指了指门口放着的几包粮袋:“
现如今粮仓还有点余粮,但依然非常有限,要是靠着这点粮食来施粥救济,只是杯水车薪。
诸位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点子,利用好这些粮食。
还有对如何增加曹县人口,也提提一些点子。
以上事情,是本县非常困扰,想听听诸位的想法,烦请诸位多多支持提出。”
言罢,杨为先右手拿起笔,对三人投去询问的目光,静静等待。
刘主簿三人听完之后,皱起了眉头,陷入沉思,屏气凝神,聚精会神看着各自桌上记着的赈济粮数量、灾民预估人数、曹县田亩数等数据。
对杨为先提出的问题,三人听到不知多少年了,但之前从未认真对待过,都是听知县的话,亦或者简单提下意见就好。
而且之前的做法,基本上就是朝上面要粮,或者劝借富民多拿出些米麦粟赈济,然后施粥、发粮,发通文布告宣传仁义等。
但此时遇到杨为先,不能和平常一样对待,看他说出的话做出的事,就知道和常人所想不同,不能随意敷衍了事。
想抱着人家的大腿,不好好表现怎么能行。
提出的方法不好,自己的能力不行不重要。
重要的是要表态,尽最大的力去办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