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68章 视察南隅里(1 / 2)

加入书签

一行人,走走停停,看到一些地理环境有些不同,就商讨一二记录下来。

走了没多久,便进入水堌村的地界。

来这里,不是巧合,是杨为先有意为之。

昨日从王巡检那了解到其家族的事之后,杨为先特意去查了下县志看了看,核对下。

发现其祖父王茂,真的是一位鼎鼎有名的官员。

曾是元朝末年户部尚书、福建行省左丞,还被朱元璋征召,想授刑部尚书。

但王茂直接拒绝,让朱元璋认为他是忠于元朝,不忠于新朝,不肯当官,一气之下就把他丢到安庆劳役。

最后是啥,人家有个好友刘伯温,帮忙和朱元璋求情,然后被放回老家也就是水堌村。

本人没有当上官,但是两个儿子都当上了不小的官。

王麒,明洪武初年进了朝廷当国子监祭酒,出了点事,被朝廷追查破财消灾。

然后朱元璋他是发现被冤枉,又升为山西按察司建佥事,正五品,综合来看,也是个正厅级,不小了。

王麟,考中举人,后当到陇州学正,是个正处级。

这族里有这些人物,朝中大大小小有不少人脉关系,在这曹县能称的上是第一。

要不是人家之前破财消灾过,那就更不一般,绝对是个富得流油豪族。

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也不能简单忽视。

杨为先根据黄册、鱼鳞册大概估算了下,人家族

这还不算那些私下藏着的,要是合起来,说不定还能多个一千亩。

还有那曹县、定陶县两地唯一的粮长,也是由人家族人干的。

有着这么大的族业,人家依然借着政策开荒扩地,不简单啊!

多方面一合计,杨为先是想着看能不能从这地方豪族中弄出些油水。

此时的曹县民生凋敝,想快速发展起来,只有找这些豪族搞些资助。

所以刚进水堌村,杨为先就做出不一样的举动。

时不时的就向地里割麦的老百姓问好两句,夸奖下,表示其辛苦劳累这些。

见此,王巡检可能是猜到了他的想法,连忙拱手试探:

“县尊,咱们这一路走来,这南隅里的水堌村、郑村等,发展都不错啊。

这今年看样子收成不少,想必此地的王粮长、王里长,郑甲长等人花了一番心思,功不可没啊。”

杨为先闻言,停下脚步,看了看周围,淡定回了句:

“是不错,辛苦他们了,如果每个乡里村族都如此,何愁曹县不富。”

王巡检闻言,知道自己猜的八九不离十,脸上一喜,连忙说道:

“那县尊,要不让他们过来拜见下?

县尊也能借此详细了解下现如今他们的情况,看有没有可取之处,用到其他乡里?”

“嗯。”

听到这,杨为先对王巡检非常满意,这人领悟挺快的,微微一笑点了点头:

“这挺好,本县自上任以来还未和他们详聊过,这今天竟然到了这,那就见一见。

劳烦王巡检让人帮忙通知一声,记住千万不要让其耽误农忙。”

“下官明白,这就让人去办。”

王巡检接下命令之后,就连忙让一名手下跑去通知。

一行人就这样待在原地,时不时对地里割麦的老百姓闲聊两句,加油打气下。

没过多久,巡检司官兵就带着一帮中年、老头赶了过来。

“生员曹县粮长王威,拜见县尊。”

“生员南隅里里长王导,拜见县尊。”

“童生南隅里郑村甲长郑福,拜见县尊。”

“小民......拜见县尊老爷。”

.........

南隅里的十三名甲长,一名里长,以及曹县粮长,十五位老者恭敬行礼问好。

几日前没有多关注众人,此时趁着间隙,杨为先快速打量了王导和王威这对父子,以及郑福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