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30章 天下皇朝之传承(2 / 2)

加入书签

“农民是朝廷的铁杆庄稼,若是他们纷纷逃离控制,总不能让官员贵族去种地。”

“所以,加强对农民的管理,限制农民的行动范围,从而束缚农民,变成了历朝历代都在完善的重要任务。”

“大明则堪称千年之大成,百姓若是没有身份证明,便是出村都难。”

“只有这样,他们才能世世代代为大明皇朝服务,创造财富。”

“但!”

“这便有一个问题急需结果。”

“百姓之中,亦有聪明人。”

“这些聪明人能洞悉财富的走向,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去积累财富,而不是依靠朝廷,依靠君主。”

“如此一来,他们便成为了国君垄断资源,独享天下最大的问题根源。”

“如果天下的聪明人都能通过经商致富,还会有多少人愿意为君主效力?”

“这些人若是掌握的资源太多,更有可能成为威胁国君的新势力。”

“所以,打压商人便成了国家根本,历代帝王必须要做的事情。”

“只有不断压迫私商的生存空间,将所有致富之路垄断在以国君为首的官僚集团手中,完成资源的垄断,才能让天下的聪明人聚拢在君主麾下,为君主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。”

孙传庭微微颔首,表示理解。

正因为如此,才有了流传天下的几句名言。

天子重英豪,文章教尔曹。

万般皆下品,惟有读书高。

少小须勤学,文章可立身。

满朝朱紫贵,尽是读书人。

为什么唯有读书高,唯有做官贵,便是以皇帝为首的官僚垄断了所有致富之路。

不当官想致富?

你想什么呐。

你若是小富倒也罢了,可若是大富。

呵呵,奸佞乱党被称之为乱党,不在于他是不是乱党,而在于他是不是威胁到了君主!

孙熙顿了顿,右手拿起放置在一旁的酒葫芦,轻轻敲打着。

葫芦发出沉闷的声响。

他思考片刻,继续解释道:“为了更好地管理百姓,商君因此提出了驭民五术。”

说着,孙熙晃了晃手中的酒葫芦,酒液在葫芦内晃动,发出轻微的声响。

“愚民、弱民、疲民、辱民、贫民。”

“愚民便是要强调统一思想,操纵天下百姓的想法。”,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屑,仿佛在蔑视这种手段。

“商君提出的是,禁绝百家学问,禁绝各地游学之士。则百姓无所学,只能俯身于农田之上。”

“后世更进一步,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观念,进一步强化了天下百姓的奴性,让他们甘于为皇族,为官僚出生入死,奉献自我。”,他的嘴角微微上扬,带着些许嘲弄的弧度。

“这便是妖人所提及的,治国之精要,首在欺骗。”

孙熙冷笑一声,笑声在船舱内回荡,带着丝丝寒意:“欺骗是为了降低掠夺百姓的成本,愚民便是如此。使他们成为没有独立思想、任由君主驱使的顺民。”

“百姓思想统一,甘愿自我奉献,成本自然也就降了下来。”

说到这里,孙熙唇角微扬,嘲弄之色再也没有遮掩。

而孙传庭则面色尴尬,额头上冒出了些许冷汗。

这话题适合说吗?

咱们要是继续讨论,咳咳,岂不是要变成魔教妖人了!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