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34章 属于人民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?(2 / 2)

加入书签

“以前,他们为了束缚农民,要求农民安于农业生产,不得随意离开家乡,还要承担极为繁重的徭役。”

“他们为了打压商人,不允许商人穿丝绸罗缎等高档面料的衣服等等。”

“他们为了限制匠户,更是让匠户世世代代只能按照明朝官府的旨意进行工作,不得脱离匠户行业。”

“他们为了彰显自己的高贵,还特别设立了贱籍。”

“贱籍百姓不得从商,不得科举,不得种田,不得从事一般的手工业,只能从事固定的贱业。”

“自此以后,这些限制全部取消。”

听到这话,百姓们纷纷欢呼。

尤其是各地的商人,匠户,贱籍,更是激动。

他们或是泪流满面,或是痛哭流涕。

“教主天恩,天恩啊。”

“娘,娘,咱们以后不是贱籍了,不是贱籍了。”

“呜呜,教主真是天上的神仙下凡,前来救苦救难了啊。”

杨奇伟稍作停顿,翻了翻面前的文档,继续道:“古人言,好男不当兵,好铁不打钉。”

“可是,为什么好男不当兵?”

“原因很简单。”

“当战争结束,皇帝收获财富与荣耀,将军收获威名与爵位,那么普通百姓得到了什么?”

“得到的是伤残,是孩子的坟墓,甚至尸骨无存。”

“他们总喜欢歌颂帝王将相,并将帝王将相抢了多少地盘,抢了多少财富,抢了多少奴隶,视之为荣耀,将之供奉在太庙,祠堂,告诉祖先,美曰其名功绩,正义。”

“是啊,他们的正义,他们的荣耀,便是从别人家里抢了多少东西,杀了多少人,至于死了多少百姓,多少士兵,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。”

“便说如今大明的士兵,有多少饷银,能到手的又有多少?”

“他们总是如此,轻视百姓,轻视士兵。”

“甚至不将士兵当做一个人。”

“这一切,应该改变了。”

“被歌颂的人,不该是那些自私自利的帝王将相,而是每个英勇的士兵,每个无畏的勇士。”

“圣教将在南阳城修建第一座英雄纪念碑,以纪念圣教攻略南阳战役中牺牲的每一位士兵。”

“他们的名字将被永远铭刻在英雄纪念碑上,供后世瞻仰。”

“同时,他们的遗体将在取得其家属同意后,安葬在南阳城外的英雄陵园。”

“自此以后,享受香火供奉,国家不灭,香火不绝。”

“他们的亲属,父母妻儿,将得到其三年薪酬的抚恤金,以及持续三十年的英雄津贴。英雄津贴不得低于当地官员的平均薪资,以保障其亲属的生活。”

“并且~~~”

杨奇伟的声音沉稳有力,每个字都像是一把重锤,狠狠地击打在所有将士的心头。

尤其是那些曾经为大明效力的士兵。

他们仰望着喇叭的方向,眼中饱含泪水。

从古至今,只听说歌颂帝王将相的皇朝,只听说祭祀帝王将相的宗祠寺庙,何等听说过要歌颂纪念普通士兵的国家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